傾聽那蓮開的聲音
26.藥師法會回向偈

藥師法會祈安回向偈 —『佛光注照 本命元辰 災星退度福星臨;九曜保長生 運限和平 福壽永安寧。』之意解:日光菩薩、月光菩薩在兩邊,藥師如來坐中間;藥師如來的「佛光」融會日光菩薩的智慧和月光菩薩的慈悲。祈佛光的慈悲智慧「注照」我們不生不滅、如如不動的「本命元辰」法身慧命;讓心中黑暗角落的貪嗔癡慢疑仇恨忌妒邪念…等「災星」的毒素垢濁「退度」淨除,福報因此現前「福星臨」。

「九曜保長生」—阿閦佛、寶生佛、毘盧遮那佛、阿彌陀佛、不空成就佛、藥師佛、微妙莊嚴佛,七佛護佑我們不墮三惡道;我們更要向日曜—觀世音菩薩、月曜—大勢至菩薩學習,學習他們大慈悲、大無畏的精神,並勇敢的依教奉行,來茁壯自己的法身慧命;雖然五濁惡世多險惡,但我們願意撩起衣袖,走入滾滾紅塵「運限和平」,學習七「如來」的精神:「如」—不動,「來」—隨緣來去;那麼無漏的福報、慧命將是我們真正的永遠安寧—「福壽永安寧」。

25.何日出頭時〜

「空門不肯出,百年投故紙;

投窗也太痴,何日出頭時。」-唐 古靈神贊禪師

古代房子用紙糊窗戶,白色的紙會透光;雖然旁邊的門開得這麼大,那隻蜜蜂就是不肯從門飛出去(空門不肯出)

只是一直在白色的窗紙上面轉(百年投故紙)

寧願在紙窗上一直轉一直鑽…,好愚痴盲目的動作!(投窗也太痴)

轉到最後可能就精疲力盡的死在那裏(何日出頭時)。

開著門的外面明明是海闊天空的世界,偏偏不肯飛出去!

一個能讓我們自在無礙、瀟灑解脫的大道,我們卻怕吃苦不敢走上去;寧願無量劫來(百年)縱容自己繼續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,要轉到什麼時候才出得去;才真正告別六道、告別煩惱?

24.詠梅詩〜

「終日尋春不見春,芒鞋踏破嶺頭雲;

歸來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」 唐.無盡藏比丘尼

我想探尋春天,但我找了一整天仍然沒找到春天的蹤影!我走遍了千山萬水;我踏破嶺頭雲也磨破了芒鞋,但是春天您究竟在哪裡?最後拖著疲累的身子回家,偶一抬頭,看見寒梅枝頭上梅花正綻放,我深深吸一口氣,好清香四溢!喔…!原來春天早就悄悄地站在枝頭上唱著:「春神來了怎知道?梅花黃鶯報告;梅花開頭先含笑,黃鶯接著唱新調,歡迎春神試身手…。」

無盡藏比丘尼這首 《詠梅詩》 與趙州禪師的「趙州八十猶行腳,只為心頭未悄然;及至歸來無一事,始知空費草鞋錢。」及古大德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就在汝心頭;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」都有異曲同工之趣,透露相同的意境。真如佛性從來就與我們同在,但習於攀緣的我們總是一味攪和「根、識、塵」往外尋找。真如佛性不在海角天邊,她就在「根、識、塵」日用的每個當下的正念裏,一但「根塵迴脫」自然「靈光獨耀」!

23.四念處

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四念處是佛陀時代的主修課題,尤其在那個不識字比識字多的時代。佛陀說法為了適應那麼多不識字的聽者,為了讓他們聽得懂,一定要從生活中垂手可得的所緣境切入。

雖說整個山河大地、塵剎中的一切有情無情、器世間的所有現象都是所緣境;但身體離我們最近、最貼切、最直接,所以「觀身不淨」居四念處之首。

我們無時不與身體念念同在,並且無微不至的照顧著,但卻無法掌握身體不要生病、不要老…;身體都無法掌握了,身體以外的東西還有甚麼好計較的!再說:只要還有這個身體在,到哪裡都一樣,都是還在娑婆!今日有「因緣」讓我們跳動喜怒哀樂,表示那個「因緣」和我們還有關係存在。

 

  • 生活中每個當下的微細、每個拐彎抹角都要能扣住「四念處」。

「觀身不淨」,生理性的「內法」每天每時每刻製造污穢固然不淨;生活中的行、住、坐、臥如法則莊嚴,不如法不莊嚴也是不淨。

「觀受是苦」,養孩子不乖,為之氣結是苦!男女情感變調,椎心是苦…!只要六根緣六塵的同時六識必加入,「受」隨之生起,無論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都是貪嗔癡、都是無常、都是苦!而六識中又以「眼識」、「耳識」力量最大、最過敏,最會相應煩惱,最需要管理。

 

  • 佛世時代有一位阿羅漢比丘尼遭遇到侵犯,指責的聲音都說她「破戒」;這位聖比丘

尼前往請教佛陀,佛陀問她:「樂受」否?「否」!佛陀說:你沒有破戒!

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四念住,身體與我們最靠近,我們也極力討好它;但天氣冷了、熱了;肚子餓了、吃太飽了…,身體不會跟我們妥協;它若要生病了不通融、也不打個招呼;…。

《金剛經》上說:無一法可得!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「觀法無我」是佛陀教我們的,「法」只是客觀的生滅,但我們的「緣慮心」會去執取它。這個「緣慮心」的本質是活躍、攀緣…的,古德形容它「心猿意馬」,而佛陀老早就教我們要「觀心無常」!

每一個因緣本來只是外在一個境、一個法,與之相應「受」生起,接著「緣慮心」在受上面「作意」,於是生出各種煩惱;歡喜的怕失去,不歡喜的怨它不離去…;最後的結局是「觀受是苦」。

 

◎ 心之探討、心之研究,甚深、難解、難懂!研究、探討所能表述、評論的都只是表相而已!若非經過實證是難以感動人的,即使實證者也難以形容實證當下的本地風光。所以古來多少不說法的阿羅漢、多少辯才無礙者,他們寧可選擇威儀度眾

一切苦受、樂受、非苦非樂受,都是心念所現,如何讓心安住在純潔的本性裏?心離開了純潔本性,就會隨著變化而變化…;於是,佛陀開給我們「觀受是苦」作為離苦的處方箋。

 

22.修行與神通

有一對師兄弟,師弟嚮往神通,師兄積極讀經解義。讀經求了義是比較慢,但比較究竟;而求神通雖然比較快速,但不究竟。

有一天,這師兄弟一起出門訪友,途中遇到渡河;師弟有神通,就用神通一下子過河去了,又跑回來跟師兄炫耀:「快點!快點!」那師兄只是悠哉悠哉地!拿了三塊錢去買一張船票,也過河了。師弟在對岸等師兄到,就炫耀神通有多好…!但師兄輕描淡寫地說:「我也過來了!你三十年的神通才價值三塊錢!」

修行求速度、求神通不是究竟,神通會消失,消失了什麼都沒有;但是智慧一旦長出來了,永遠是你的。所以修行不要怕慢,更不要急於看到成果;何況我們無量劫以來,生死罪業造那麼重,那有一次就調整成功!

21.如其所是…

有一個地獄受苦已滿的眾生,閻王許他投胎人間20年,但他覺得20年不夠,就去跟閻王計較,閻王叫他自己去找人要壽命。他先找到一個即將投胎做牛的鬼,鬼想到投胎做牛出世就得為人拖拚20年,就大方送他20年壽命。但他感到不滿足,第二次遇到的鬼正準備投胎做狗,做狗要替人看門,所以這個鬼就把壽命讓給他,算算也有60歲的壽命了,但還是不滿足;第三次碰到準備投胎當猴子的鬼,當一隻猴子每天翻筋斗讓人家看,所以這個鬼也把壽命給他;這個眾生很高興,算一算有80年的壽命了。投胎到人道後,先是青年期悠哉悠哉20年;然後結婚生子做牛做馬打拚20年;等到不用工作了,待在家裏像看門犬為孩子看房子;到80歲走不動了,出門都要人家牽著走,像牽猴子一樣。

一期生命生住異滅、春夏秋冬,是現實公平的自然律!不同階段的主客觀條件,不同階段的角色扮演與責任承擔…,它們是因緣所生法,順著因緣的「能」、「勢」 如其所是 的「存在」著,坦然面對存在的「現象」,當下即莊嚴。常常我們認為是「問題」的,其實只是不願承認的「現象」,是問題或現象?關鍵緣於「心態」。當單純的「現象」變成的「問題」了,煩惱也跟在後面;此時的「煩惱」是另一個因緣所生的「存在」,是另一個面對與不面對的抉擇。

20.感動善根萌芽

有一位老比丘戒臘已經很高了,但一直都靜坐不來;每次靜坐必打瞌睡,心力總是提不起來。有人建議他去求教優婆毱多尊者,他是那個時代很會教導人家開悟的聖者。

來到優婆毱多尊者的地方,遠遠的就有人準備好洗腳水迎接他。但老比丘說:沒見到尊者之前他不洗腳;旁邊的人告訴他:為你打水的就是尊者!老比丘好感動!

加入優婆毱多尊者的僧團後,每天隨眾禪堂靜坐,老比丘一樣打瞌睡。一天,維那師給他一盞燈換他巡香;他才拿著這盞燈要來照明,卻看到優婆毱多尊者入火光三昧全身放光!所有在禪堂的阿羅漢也都大放光明!多震撼的一個境!多感動的心!多勇猛的心力!沒多久老比丘也證得阿羅漢了!「感動」不是情緒的「悸動」,是善根的「觸動」;感動得了自己,才感動得了別人!

19.良寬禪師

歡喜意解日本江戶時代曹洞宗大僧大愚良寬的法名,心中自然湧現厚德載物的默默親切,與沛然無限包容的柔軟。

一個星月朗中天的中秋夜,良寬禪師沐浴月光下經行賞月,夜深了該回寮了;啊!有小偷來訪!茅蓬既小,肯定沒得翻箱倒櫃的…;良寬禪師看小偷一無所獲,心裡很替他難過。小偷無趣地正要掉頭離開,良寬襌師用很不忍心的口氣跟他說「您應該是從很遠的地方來,一路辛苦了!來到了我這裡,又什麼都沒拿到就要離開,不是很可惜嗎?不然把我身上的衣服拿去吧!」小偷一時愣在那裡,但還是老實不客氣的,就把禪師這唯一僅有的衣服拿走了。

良寬襌師進到庭院坐下來,看著小偷離去的背影,再仰頭望著天上的明月,不禁讚嘆:好美的月亮!繼而又惦念:這麼莊嚴亮潔的月亮,假使能夠把它取下來,送給剛剛那位小偷該多好!

一個入法界流的聖者,「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」,用整個靈魂護念生命;他心裡面充滿慈悲智慧,尚且不忍眾生一絲絲的苦,更不用說對身外的東西起一絲絲的眷念不捨。

18.以慧觸境六度俱足

菩薩為了圓滿「眾生無邊誓願度!」乘願再來,所以菩薩當然是愛護眾生,是不會惱害眾生的!但是你不惱害眾生,眾生會不會惱害你?眾生當然有可能惱害你;當眾生惱害你、罵你的時候,你怎麼辦?

就將身體佈施給他罵吧!對方的身體是四大假體,我的身體也是四大假體;他那個假體罵我這個假體,罵得成嗎?當然罵不成!當他罵完了,還可以問他:「你剛剛只罵到我耳朵這一部份,眼睛你有罵到嗎?如果沒有罵到,那我還有眼睛給你罵沒關係!」或是說還要罵鼻子、罵嘴巴…,都可以留下來給他罵,當作是在「供養」他。但如果說:「好吧!你要罵,我的身體就給你罵!給你罵個夠!」那就不是「供養」而是賭氣。在罵的時候同感他的處境:他所以要罵,原來是因為他很鬱卒、很不高興…;現在,因為我供養我的身體給他罵,他罵過後感到高興,覺得離苦了!這樣的佈施能給他快樂,何樂不為呢?

而被罵完後的我還是完整的一個人,罵不到我的慧命;我的慧命不會因為他的罵而枯萎,也不會因為他的讚歎而茁壯。能這樣去推…,這裡面「六度」都修到了。先是「佈施」身體給他罵,而沒有罵回去就沒犯戒,沒犯戒就是「持戒」;而忍受被罵的當下就是在修「忍辱」;也是在修「精進」;這麼一來自然就有「襌定」;而當下又能現觀我的身體給他罵對我來說「不增不減」…,這是用「智慧」在觸境,如此一來「六度」俱足!

17.不退菩薩為伴侶

菩薩乘願再來時,他們會相應志同道合的同參一起做伴來,這種現象與我們一般世俗所見的沒有兩樣。譬如當律師的,一定會邀集同樣學法律的聚在一起互為同事伴侶;當律師的不可能去找醫生來做為開業伴侶,因為所學不同行;同樣的,當醫生的也不可能召集不同行業的人為伴侶。

菩薩廣集志同道合的同行、同願力者來與他為伴侶,大家一起廣度眾生,成熟眾生。菩薩他不會去招集羅漢在一起,而羅漢也不會想和菩薩生活在一起;菩薩一定是和菩薩生活在一起,不然怎會有一句話這麼說「不退菩薩為伴侶」!至於菩薩召集菩薩一起共同為伴侶,他們是為了什麼呢?他們是為了實踐六度、四攝…。用六度、四攝的善行來莊嚴他們的使命,也就是「莊嚴佛土成就眾生」。而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時,必須凝聚、廣集龐大的力量、資糧在一起,就像一間大醫院廣集各科醫生門診,在最近距離、最短時間內,病人可以在不同科的門診之間轉診,讓病情得到最好的診治。同一家大醫院聯合不同科的門診,他們當初因「志同道合」為救病人而聚在一起,雖然各自經營自已的門診,卻能互相託福各賺自己的錢!

為了共同來莊嚴、圓滿佛果的功德,同願力的菩薩們互相「不退菩薩為伴侶」,然後與眾生建立互攝互滋互相成就的關係。當他們奉行六度、四攝來莊嚴自己的使命時,他們必須有眾生作為「自他莊嚴」的所緣。所以菩薩與眾生之間的關係是彼此平等、互為助緣,沒有誰了不起,誰起不了;更沒有誰不得了,誰得不了!

16.六度的動力

從事一件工作,如果沒有背後的動力,此事一定做不久。世人為了養家活口,儘管受到上司、同事的責難,為了那份薪水也必須忍下來,這就是它繼續工作的動力。至於佛弟子精進修行的動力在那裏?在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

佛陀告訴我們,每個眾生都可成佛,為了到達佛的果位,在過程中必須扮演菩薩的角色;必須落實菩薩行。而菩薩的工作是什麼?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無邊的眾生包括你、我、小孩、老人、受刑人、還有正在蘊釀仇恨,準備大開殺戒的惡人…。度化眾生的過程中,如果只選擇善的眾生,那就變成眾生「有邊」了。既然造惡的眾生也要度,但是他的惡習氣還在怎麼辦?還好!佛陀給我們的藥方是「六度」,「六度」是菩薩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的藥方。

六度從第一度「佈施」開始。「怨憎會」了!對方心中有仇恨,看到你心裏不舒服,要罵人才能消掉心中的仇恨,那就「佈施」 身體讓他罵。事相上的因緣如果能滿足他,就提供給他,我背後還有「我要成佛」的願望!我既然要成佛,我就要扮演菩薩;扮演菩薩就不能離開眾生,離開眾生就沒有菩薩可言;離開菩薩而希取佛果,那是妄想!

就是這樣一個動力,我以「六度」為伴侶來圓滿自他兩利;而表面看是利他,事實上我心中很清楚,我只不過是藉利他的一些事相、因緣、過程來做為我修行的素材,我真正的目的是在那遙遠的佛果;雖然遙遠,但我一定會走到,這就是我修行的信念、動力―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!

15.菩薩一邊靠眾生一邊靠佛

我常說:悟佛經不是在冷氣房裡悟,開悟也不是在大殿裡開悟。開悟是要撩起衣袖,在眾生的生活當中、在平常的衣食住行中落實轉化。

「成就眾生」、「莊嚴佛土」、「行菩薩道」是一體的!「佛」、「眾生」、「菩薩」三位一體不能分開,離開了眾生就沒有菩薩,離開了菩薩就沒有佛果,所以「菩薩」是一邊靠「眾生」一邊靠「佛」。就像蓮花長於污泥出於淤泥一樣,你不能把蓮花種在一盆清淨的水中而叫它開花;就是因為有下面的污泥濁水,上面才能長出清香淨潔的蓮花;就是因為那些汙泥濁水的養育,才有莊嚴淨潔的花報。

我們眾生也一樣,我們要証入佛果位,証入菩薩地,如果沒有這些眾生來成就,我們無法儲存菩薩資糧!所以我一直強調,不可怨惱眾生;不可毀謗眾生;不可討厭眾生,絕對不可以!如果討厭眾生,毀謗眾生,怨惱眾生,遠離眾生,我們的菩薩資糧將沒有所緣。而所謂的「眾生」更是包括一切「愛別離、怨憎會」;涵蓋所有「冤、親、債、主」之間,各種可意不可意關係的糾纏責難…。

 

南投縣名間鄉萬丹村山腳巷74-2號

Tel:049-2233667

Fax:049-2233881

Design by BLC

搜尋
聯絡我們
Langu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