傾聽那蓮開的聲音
14.讀經不是讀給佛聽

「我每天早課誦《普門品》,晚課誦《阿彌陀經》,另外還有持《大悲咒》多少遍…,拜佛多少拜…。」很好啊!誦、念、拜…這樣的過程是不能沒有的,但不能把重點只放在數量的累積記錄,應了俗話說「小和尚念經,有口無心」!如果當中又有微細的我慢、炫耀的心,這樣的用功不知不覺會變成流行的、比賽的、做給佛菩薩看的。

我們老和尚曾分享過他個人的一個公案,他說:早年在台北某道場任執事,隔壁有一間土地公廟,每天早課誦《金剛經》。他常跑去聽,覺得他們誦經的聲音很好聽,就忍不住稱讚他們,並翻開經文請教他們第一頁在說什麼,結果對方回答:「不知道!」而且還說:「這經文也可以用說的喔?不是只讓人念念而已!」老和尚說,他當時聽了很感慨:像這樣的誦經,豈不像是一根大木頭,握著一根小木頭,敲著另一塊木頭,念經給前面那個大木頭聽! 讀經不是讀給佛聽 ,佛也沒規定我們要拜祂。我們佛弟子每天的定課薰習佛法,無非是要把佛陀的教理落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結合在人事的往來互動中;就像學校的正規教育,期待學生品學兼優,到最後能具備經營社會、奉獻社會的能力一樣;這當中「理事無礙」的道理是一樣的,都是要能和生活結合。

13.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

石頭告訴我-當它還未遇到因緣時,它只是一顆看起來不起眼,似乎被遺棄在山林中,讓人踩著、踏著、坐著,乃至一點也不會想去珍惜的石頭。

一旦有一天,遇上了有心人,將它雕琢成一張精緻、美觀的石桌、一張石椅,讓人做不同的使用時,這顆石頭就順著這樣的因緣來完成它的使命。

又有一天,另一個有心人將它雕琢成一塊墓碑,上面貼著亡者的照片,刻著亡者的身份,這石頭還是得去完成這樣的使命,讓人瞻仰、追思。

又另一個不同的因緣出現,這一次的有心人把它拿來雕琢成一尊佛菩薩,這石頭就變成了莊嚴、受人敬仰、禮拜的對象,它還是ㄧ樣,單純的去完成這樣的使命與任務。

石頭說-無論受人敬仰、瞻仰或踐踏;無論其形象如何改變,它仍然是一顆石頭。雖然,它隨順不同的因緣而呈現不同的外相與功能,但並不影響它石頭本性。

眾生本具的「如來智慧德相」是我們的本性,但隨著過去生因緣的不同而成為六道、男女、高矮胖瘦、黑白黃紅種族、或不同個性、以及各種生長環境背景的差別;但佛性不因為種種差別相而變;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-本具的佛性不變,會變的是業力使然的生命條件、樣貌…。

12.剛柔並濟不自傷傷人

器世間的一切,時時刻刻都在對我們說法,但有幾個人真能靜下來傾聽那來自大自然的法音?傾聽一棵樹、一塊大石頭、一株小草…,到底在告訴我們甚麼?

「石頭」一直是白毫「境教」教材的重點。剛開山時,從花蓮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石頭回來造景。石頭當然長得很剛硬,為了不讓它赤裸裸的呈現,我就到山裡採了一些藤蔓種上去,開始每天辛勤澆水…。好不容易柔軟的藤依附在剛硬的石頭上,讓石頭穿了一件很調和的外衣,彼此互相「剛柔並濟」!後來我發現有幾根藤越界了,下山前就交待弟子稍微給修一下。那知一個禮拜後回山上,整個石頭竟然光禿禿赤裸裸的,身上的綠衣不見了!看到這一幕,我差點要跪下來,我跟石頭說:「對不起,我沒有把徒弟教好!這幾年來,風姑娘好不容易從遙遠的地方,攜來草的種子附著在你的縫隙裡,你腳下的藤也掙扎地爬到你身上。現在徒弟沒兩下就把它全給脫光,害你們這麼難看的呈現在眾生眼前,這是我的錯!我向你們懺悔,說一聲對不起!」又沒多久,禪寺幹訓中心前庭的二隻石獅子也被藤蔓覆蓋了,我一樣交待徒弟把藤稍微整理一下,好讓石獅子喘口氣!結果除了獅子外,其它石頭上的綠衣又全被脫光了!我看了又一次的腿軟,只好又跟石頭頂禮:「石頭哥哥,我又錯了!」

石頭沒說要穿綠衣,石獅子也無關喘口氣!但如果連這份欣賞大自然美的柔情、直覺都沒有,那還談什麼研讀佛經?談什麼欣賞佛經中文字、句意的美?談什麼有情無情「同圓種智」?

11.看見菩薩的柔情…

在建寺初期,硬體尚未完成沒有門禁,有時會碰到小偷上來偷東西;所以寺裡養了幾隻狗,母狗叫嘯天,小狗叫嘯天一號、二號…,總共有七八隻嘯天養在木屋的院子裡。那天,我把門打開讓牠們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我就去白毫學園上課。

等帶完一天的活動已經傍晚了,我回木屋休息;才進門,一群狗看我回來,高興得爭著撲上來,接著一陣臭氣沖鼻撲來;仔細一看,每隻狗的嘴上都黏著一塊塊的屍肉,還看到蛆在嘴毛上動!嘯天們一隻隻熱情的迎接我,卻撲得我全身臭兮兮,我直覺地感到同情與不忍;就把牠們一隻隻地綁在欄杆上,找來一條水管、一瓶沐浴乳,一隻隻地清理毛髮;清洗嘴巴上殘餘的臭氣;沖走爪子上的屍肉,最後每隻都被清理地乾乾淨淨!

在清理過程中,面對這樣一個「所緣境」,我心裡不停地蘊釀、思惟一些想法,什麼是菩薩道?如何才是行菩薩道?入菩薩行?

人類自認人身最尊貴,吃香喝辣百般呵護!但天人、羅漢、菩薩看我們,和狗群爭食屍肉有何不一樣?身上拉出來的、毛孔散發出來的臭氣,羅漢、天人們還沒聞到就遠遠閃開了;再加上內心的貪、嗔、痴、驕傲、疑心等,更薰得我們裡外透臭成片!這樣的人類,羅漢、天人避之都唯恐不及,唯有菩薩始終不曾離開我們、厭惡我們,甚至還擁抱我們、陪伴我們、感化我們…!在彎下腰為那群狗清洗的那一剎那,我深深觸動到菩薩的柔情、悲憫、犧牲…。

10.一顆果實無盡緣起

如果那一天你有機會走入一片果園,抬頭一看,看到高掛樹上的肥碩果實,請先不要急著摘!先沈澱一下,想一想…,那果樹今天有能力結那麼多果實,那是它的,它沒有義務給我們。

當一顆種子從萌芽,冒險出頭到結果,在過程中,它要付出多少掙扎!今天如果,你抓一粒種子在手裏,它會自然萌芽嗎?不可能!你首先必須先把土翻鬆了,再植入種子,然後種子努力掙扎,終於冒出頭來,而且必須很僥倖沒有被人踩到、沒有被蟲鳥叼走吃掉;接著還需要陽光的溫暖、風的流動…;還有地、水、火、風,這最基本的四個因素,少一個都不行。過程中甚至還要面對豔陽、狂風、暴雨…,好不容易長成,終於枝幹壯,葉茂盛,花開結果了!結出的「果」是它自己的,這些掛在樹上纍纍的果實是它的兒女、它的眷屬。

我們人類貪婪自私,在看到它們的眷屬時,我們幾曾靜下心細細想,它們這麼辛苦成長,努力枝繁葉茂花開結「果」就該給我們吃嗎?我們卻總是粗暴地一伸手就把它摘下來,

咬一口,「真酸!」隨手就丟!「很甜!」多採幾個往袋子裡放,帶回家!

每次想到這一幕,我就會想起佛陀告訴我們的,一切山河草木都在為我們說法,只在於我們有沒有看到?聽到?讀到它們的生命故事。我常對弟子們說,所有的所緣境都可用來迴光返照看自己,如果我們懂得用生命對生命的心來看待一切存在時,我們自然就會聽到那蓮開的聲音、聽到那白雲飄過的聲音…。

9.選擇活在此時此刻

在作廣播節目「白毫之音」時,有一個小朋友寫信給我,提到他從小到現在讀國中,一直沒離開大病、小病;中醫、西醫看了十幾個,他幾乎想要走自殺那一條路。來到白毫禪寺後,他看到我身體那麼不好,還做那麼多事,覺得很好奇?所以他寫信問我,問我到底用什麼方法來克服病魔?

我在節目中回答他:我病了十幾年,我沒有用「克服」兩個字來對治我的病痛;因為「克服」兩個字會讓人覺得好累、好辛苦!病痛每個人都會有;生、老、病、死誰都會遇到;但是不管遇到什麼阻力、障礙,不要用「克服」這兩個字!你要面對它,把病痛的煩惱先放開來,然後再輕輕地跨過它…。

我跟他說:我選擇活在此時此刻!我今天來到這個娑婆世界,是我自己選擇來的!我發過願,我生生世世都要來娑婆世界當和尚;我要來出家、我要來度眾生!我既然選擇來這裡,我的病痛、我的業報,我就要勇敢接受!

在節目中我還跟他說:一天之中,如果我必須去看醫師,我就努力恆順醫師的話,醫生叫我早上去看,我就早上去看;下半天我歡喜接受信徒的約見;到了晚上,我就和收音機前的朋友結緣。今天晚上,如果斷氣死了也無所謂,因為我已珍惜每一個當下的因緣!

8.觸處盡是所緣境

一隻小螞蟻在餐桌上閒逛,它逛啊…逛地遇到一塊麵包,它驚呼好大好香的一座須彌山啊!它趕快轉身回去找它媽媽,跟它媽媽說:「媽媽!我剛遇到一座須彌山,我爬不上去!我很努力地爬…,但是我又跌下來了;我身體都受傷了,腳又好酸,媽媽!我怎麼辦?」

在螞蟻的境界看一塊麵包是一座須彌山;可是在我們人的境界看來,這那裏是須彌山﹖只是一塊隨手就可以拿到的麵包!但境界不同「所受」也不同!

我常跟徒弟們說 ―「山上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生命、有它的故事、心事;請用心傾聽,與它們對話…。」

在這含光山上不僅有螞蟻、有青蛙、毛毛蟲…,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有情無情的生命。今天,我們想要傾聽他們的故事、心事,想要與它們對話…,我們勢必要低心下意彎下腰;降低自己的身分、執見…,才能同感對方的「所受」;才能傾聽到它的心事、它的故事!在白毫,每一樣東西都是白毫「境教」的所緣境。哪天當我們聽到那「白雲飄過的聲音」,我們也看到了自己的「生命美學」― 你我本自俱足的「玓瓅禪心」。

7.咖啡給我上了一堂課

喝咖啡是我的一個習慣。因為有常年頭痛的毛病,遇到急事需當下做決定時,我會喝個咖啡,給自己來個深呼吸。

那天,一樣平常喝咖啡,端起咖啡,第一個習慣動作,聞一下…,嗯!好香…!然後放下杯子拿起糖包,正要撕開的當下,我停住…,我猶豫了一下…,一個很清楚的念頭反射回來,我告訴自己—「禪心啊!你想享受咖啡的醇香,你就必須包容它的苦;如果你拒絕它的苦把糖放下去,你就得犧牲它的香!」那時,我選擇把糖放下,我選擇享受咖啡的香醇。

今天,你當個領導者被人家尊敬,或者是一位佛門傳教士,被人家尊稱一聲「師父」。你想要圓滿菩薩行,就就要廣結善緣;你想要擁有群眾,你就得包容群眾一些不近人情的要求;就像,您想要享受咖啡的「香」您就得放棄加糖的「甜」而包容咖啡的「苦」!

6.釋放、轉化、釋放

在白毫,他們是法院觀護少年「零圍牆」的輔育園地;是「青春不該染塵」的國中無塵營;是翹家、翹校孩子的「白毫學園」。當他們踏進「白毫」山門第一步,我們看到孩子努力破土的善根種子;然後,我們期待這善根種子在白毫的情境滋養下萌芽…。在白毫,原來我們看到的是,孩子正努力「轉化」自己!努力為自己的生涯「回向」(從錯誤的方向迴轉向正確的方向!)

在開山創立白毫禪寺之前,當時在我身邊所圍繞的,就是這類型被社會標籤為所謂的問題少年、高危險…的族群。但是在我的內心深處,沒有所謂的問題少年;他們只是有待轉化的人類生命的能量;我只不過是在作一件「修補藝術」的轉化工程-轉破壞為建設,轉握緊的拳頭為菩薩慈悲的手。

我常告訴僧俗弟子們:白毫禪寺不只是宗教禮佛、祈安、超度的殿堂!佛陀的智慧是不驚、不怖、不畏的超脫智慧;佛陀的教育更是圓滿的生命教育!但是今日說到佛教,卻常被連結到太平間、死人、超度、祈安…;甚至被當做攀緣權貴、轉換名聞利養的器具!

在每次舉辦舉各種社教活動時,我總是殷殷呼籲大眾 —

請大家跟我一起來揭開佛陀跟前那一襲神秘的面紗

請大家跟我一起來塗掉佛陀跟前那一層神祕的宗教色彩

我們一起來傾聽佛陀來到人世間,到底是要為我們說甚麼?

而白毫僧俗弟子們更是緊跟腳步地,以「還原」佛陀生命教育的真實義為使命;以力行佛陀生命教育「轉化」的大工程自我期許!

5.辛丑除夕前分享

辛丑跨壬寅除夕前,禪心起慈向義工諸佛友致謝

分享心中所思所想甚深法供養~

大海之所以能納百川,在於大海處於低處;

聖者之所以成為聖者,來自下心含笑,包容稱譏毀譽;

世尊之所以成就圓滿,來自靜定包容感恩~

猶如-《般若經》上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五百世修忍辱;

猶如-法華會上表白,感恩提婆達多给予所緣成就聖道;

猶如-世尊為弟子餵湯藥修補衣服;

猶如-虛雲尊者以師長之尊,向弟子具行下跪頂禮

《金剛經》所言「是法平等無有高下」真實不虛言!

當今世人歲歲除舊迎新,但不知在除舊當下有否念及-無量劫來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已除多少?

年復年年,以諸法戲論之糞迎新當下,有否誓願-

願迎戒定慧呈福慧,願廣施世人利人間。

願諸同參謹遵世尊正法教「依法不依人」,誓別離五濁三界火宅!爲祈!爲祺!

4.週年慶開示

◎ 小草喻

記得還沒有白毫禪寺之前,我曾經用小草來自我譬喻。小草雖寄住大樹下,但小草不自卑!不因為自己小而自卑;不因自己寄住樹下而自卑。大樹雖大,但是往往經不住一陣強風就倒下!大樹被強風吹倒了,他永遠不能自己再站起來;小草雖小,哪怕再大的強風、再大的雨、水,等風去雨停…,小草又勇敢挺身站起來,仰頭望虛空!

同參們!哪怕你自己比一粒恆河沙還細小;或者你富比全天下,勇健全人類!拜託你不要自卑;不要傲慢!佛說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!」人人佛性平等,問題在於願不願意為自己撥開佛性上的烏雲;問題在於願不願意約束自己的六根,不隨六塵起舞!只要不放縱六識起諸分別,你的佛性自然會現前!

 

  • 濁水喻

含汙泥的濁水只要「靜深不動」!汙泥不待命令自己會沉,濁水自然也轉換成清水。人人心中的煩惱猶如濁水,只要你願意去泥不自濁;只要你不自卑自己猶如濁水;只要你願意努力!有一天,濁水會轉換為甘美的礦泉水。濁水喻為煩惱;靜深喻為靜定;自沉喻為降伏煩惱;去泥喻為斷煩惱,智慧現前。

《楞嚴經˙卷四》佛曰「如澄濁水眝於淨器,靜深不動,沙土自沉,清水現前,名為初伏客塵煩惱;去泥純水,名為永斷根本煩惱。」。

 

  • 明燈喻

「一燈能除千日暗」人人心中都有一盞明燈,只要你願意點亮,就能自照明路,也能照亮夜暗路,讓人人得以找回歸家路。

「一智能破萬年迷」既已皈依三寶了,就要大膽依止佛陀教誡;依止正法;依止與自己契機的那部經,依法而行自然能回歸本自清淨的自性。

拜託拜託!切記切要!珍惜這期生命能擁有人身;能得遇如來正法,萬萬不可錯過人身,更不要錯過正法,盡此一報身,歸回寂靜境。

經云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,如海中盲龜值浮木孔…」甚甚珍惜啊!   禪心囑〜

 

3.丙申除夕日的叮嚀

金烏似箭,玉兔如梭,
無常在即!請各位珍惜人身難得。
※     ※  ※  
不解世俗諦,不知第一義諦;
不受用第一義諦,不能出離生死輪迴。
※     ※  ※
聖者的心是空、無相、無願,猶如鳥遊虛空,蹤跡不可覓!
眾生所以陷入一切苦境不得出離,皆離不開能著、所著,
是故,禪心誠勸諸來者 ― 將手中的膠洗淨,自然離苦得樂。
歲次丙申除夕日叮嚀共勉〜
 

南投縣名間鄉萬丹村山腳巷74-2號

Tel:049-2233667

Fax:049-2233881

Design by BLC

搜尋
聯絡我們
Language